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郑州冯特职业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郑州冯特职业培训学校 本性治疗(Essence Therapy)

授课机构:郑州冯特职业

地址:郑州市经三路财富广场2号楼4层

网报价格:¥电询

课程原价:¥电询

咨询热线:400-850-8622

课程详情 在线报名

本性治疗(Essence Therapy)

本性治疗(Essence Therapy

本性治疗为个人应对挑战及引领人进行转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晰有力而有效的框架。它整合了格式塔、超个人心理学、焦点(Focusing)身体中心的治疗、能量心理学、交互分析(TA)、思维控制(Mind Control)及释梦、呼吸、观想和冥想等工具,以达到内在改变、成长与疗愈。

一、“本性”到底是什么?
米杉(Michel CLAEYS

超个人心理学认识到,我们的超个人自我、也就是 “本性”是我们能满意地体验存在和生命的*的现实的层面所在。本性是积极主动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讨论的话题。我们不需要把本性当成一种信念,因为任何信念都可能成为积极体验的障碍。本性的感受是鲜活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我们存在的中心的那个无限宽广的澄净空间。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的意识处于不同的“状态”,当我们在本性的“状态”中,我们可以站在一定的距离看待现实,这个距离给予了我们自由。在“本性”的状态中,我们可以带着开放、平静、信任和爱的体验接纳任何现实。在“本性”中,我们肯定而清晰地说:“一切都好!”在“本性”的状态中,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反应”;在“本性”中,没有需要,没有欲望,强大的、自我滋养的存在就是全部的现实。

回到中心,回到“本性”状态会对我们生活的不同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感受。在“本性”状态中,在与我们内在“更高存在”的联结中,我们对智慧和指引敞开,更有直觉和创造性。那是一个自由的所在,力量的所在,爱与自信的所在。那是一个完全安住当下的内在状态,不受过去的约束,也不会为未来担忧。在本性中,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切皆有其意义,所有的答案都应该“向内寻”,并且当意图和行为都与内在的存在一致时,一切皆有可能。

“进入本性”并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也不是什么需要通过终生练习或严格训练才能达到的结果。“进入本性”其实是我们所有人经常都会很自然地体验到的状态,就是当我们感受到“精神饱满”、自信、充满爱、快乐时的状态。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所以也就不知道怎样主动地重新进入到这个内在空间,尤其是我们受困于负面的情绪体验中时更是如此。

和“本性”建立联结并不意味着我们与自己的“个性”分离。当我们处于“本性”状态时,我们还是会有感受、情绪和思想,但是我们会在“本性”的状态中体验到它们。我们体验到情绪和思想的实相,不顺从于它们、也不认同于它们,所以也不受它们的左右。驻扎于本性的时候,我们清楚我们既不是我们的感受,也不是我们的思想。我们能放下头脑,对自己的情绪能量敞开,就像一个充满爱的父母抱起哭泣的孩子一样。我们可以把呼吸带入到感受,允许感受的存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任何不舒服的感受都可以被带回到内心并得到转化,感受到的情绪能量获得释放并再次流动起来。不舒服的感受可能几分钟之内就消失了,随之影响到我们生理的、心理的和头脑的机能,内在环境变得澄净,甚至在潜意识层面也发生了变化。

二、本性治疗是什么?
Michel Claeys (
米杉)

怎样把超个人视角转化成为实操性的治疗呢?我们怎样进入到那个可以体验到自己所有内在资源的空间,而不是停留在自身的痛苦和无力感中呢?怎样进入内在力量的空间?怎样引导他人进入这个内在空间?……在本性治疗中可以为以上问题找到答案。

本性治疗是一套综合的咨询方法,它以超个人视角为出发点,同时关注身体,关注解决问题之道。它将咨询的焦点集中于内在工作,而不是仅仅运用谈话的形式。除了倾听、表达共情和给予支持以外,咨询师还给来访者提供必要的指引,帮助来访者识别和进入到自己不同的内在空间,并学习如何对不同的内在空间进行工作,学习如何重新获得全部的力量。咨询师要教授一些技巧,而非聚焦于解决具体问题;将问题识别为身体里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困难。这样,来访者可以在身体里而不是在头脑中面对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可以为来访者和咨询师双方都赋予极大的力量。之后,再也没什么是需要被分析和解释的了,只有那个需要面对、可以被转化的内在现实。本性治疗的咨询师会帮助来访者做出一些转变:从过去/未来导向变为立足当下;从头脑中心变为关注身体;从认同于受害者到成为负责任的创造者;从无力到有力、从迷茫到意图明确;从比较、评判、抗争、否认、抗拒……到接纳、放下、呼吸、感受、观察,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其实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身份的问题:我选择成为谁?我选择认同什么?咨询师要把焦点放在将来访者带回到我们所说的“内在父母”,就是那个充满关爱的内在空间,那个可以一直提供我们所需的爱和安全感的空间。当来访者进入到内在父母的视角时,他也就可以对自己内在受伤的空间(也可称之为“受伤的内在小孩”)敞开。停止思考、开始感受是重建内在和谐的*步。内在小孩终于可以见到那个自己一直在努力寻找的内在父母了,其实我们通常都找错了地方——总是试图在外在世界寻找那种爱和安全感。

受伤的内在空间也仅仅只是一种能量,它不是真正的自我,它只是我们载满记忆和未处理的情绪能量的沉重行李而已。我们不需去思考它,不需去弄懂它;只需要去看到它,识别它。当我们能完全地对这个能量敞开时,它就很容易从沉重浓密被转化为轻盈而自由流动的状态,。转变和疗愈的基本前提就在于接近“内在父母”而去除对“内在小孩”的认同。来访者可以重塑自己对外在现实的看法,做出新的选择。虽然这个方法也许并不能完全地解决所有个案、应对所有咨询需要,但对于大多数个案它都是基本且有效的。它给咨询师对于自己的工作应该是什么、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本性治疗是我多年工作和经验的结果,在我的著作《由心咨询——心理治疗中的超个人范式》中也对它进行了阐述。我接受过格式塔疗法、心理综合法和其它人本主义疗法的训练,所以,我并没有创造什么新的治疗方法——我咨询中使用的大部分方法及我教授的内容都和其它咨询方法一样,或说是大致相似,其中还包括一些传统的灵性修行方法(特别是藏传佛教)。不过我的确是将一些方法结合了起来,使我的咨询简单有效。我不走那些既耗时又无用的步骤。我采用了心理——灵性领域最有效的成分,然后提炼出一个创新的咨询方法和风格。本性治疗为咨询师赋予了力量,提供了一些洞见和工具,使咨询变得更容易也更有效。

或许较之其它的治疗手段而言,本性治疗更需要咨询师个人有较高的修为,要和自己内在爱和智慧的资源有联结。我们无法引导别人获得自己还没有达到的个人成长阶段,所以咨询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内在工作。我们要对自己提供给别人的东西非常熟悉。控制思维(成为头脑的主人)、转化情绪能量、识别和重塑负面的信念模式、活在当下、为自己负责的明确态度、自信……这些都是我们每日要练习的目标。本性治疗师知道,咨询技巧其实更多是关于我们的存在方式,而非那些技术本身。他/她在经过培训之后都能清楚地自己识别和进入本性体验,然后他/她才能发展出可以引导别人进入本性体验的技巧。


三、本性治疗和四次心理学浪潮简要回顾

本性治疗基于对“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去将何处”这几个问题的清晰理解,运用四大治疗方法的基本元素,结合超个人心理学的具体工具,为来访者赋予力量。
*次浪潮:精神分析

目的:通过对潜意识过程和动机的深入理解改变问题行为

治疗特点:谈话治疗;探索过去经验;回溯被压抑的创伤的潜意识记忆;探索梦。

第二次浪潮:认知——行为主义

目的:通过认知重建和暴露(对压力的体验)来发展出新的、更恰当的反应,已达到改变的目的。

治疗特点:识别认知偏见;重建信念模式;探索新态度,新选择(包括放松,减压,控制情绪,控制思维)。

第三次浪潮:人本主义心理学

目的:以人为中心。乐观,非阐释性,支持性的方法。通过重获自我价值导致改变。为来访者赋力。

治疗特点:在当下探索感受、思想、动机和选择。无条件接纳。寻找内在资源。重设视角。

第四次浪潮:超个人心理学

目的:通过重新找到本性自我实现改变。明确身份和更高的目的,在本性中锚定。

治疗特点: 在当下进入内在空间;和内在资源性的自我(内在父母)认同;去除对内在受伤的空间(内在小孩)的认同;向身体的感受敞开;转化情绪能量;重塑视角;识别新的选择;明确意图;爱是疗愈过程中的主要力量;系统的合一性、整合性。


四、本性治疗的课程共分三个阶段。

*阶段:三天,主要探讨本性治疗的基本部分:识别和进入内在父母的空间(内在父母不是我们从真实父母身上看到并内化成为自己的部分,这一点必须分清楚),向受伤的内在空间敞开(识别受伤的内在空间),觉察身体的感受,转化情绪能量。

第二阶段:通常是四天,主要关注本性治疗的其它重要方面:引导呼吸、放松和观想练习;带领评估;为来访者赋予力量;识别内在资源;识别和重塑受害者模式;识别和重塑信念模式;发现需求,制定目标;做出选择;澄清意图;做出赋力确认;对内化的父母模式进行工作;处理与性相关的问题。

第三阶段: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更多的练习和案例督导,每月一天或两天,(根据团体的具体需要和时间而定)。

本性治疗课程的所有阶段都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展示、实操练习和小组工作。如果您想了解其它实际信息,欢迎访问我的网站和博客。

五、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
Michel Claeys
(米杉)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可以说主要有四次浪潮或四大势力,它们现在仍颇有影响力。这四大势力的要义各不相同,它们相互之间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虽然它们对人的认识相当不同,但都对心理学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势力”产生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后来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荣格、艾瑞克·弗洛姆、奥托·兰克、梅兰妮·克莱恩和其他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和理论。精神分析主要致力于研究驱使行为发生的潜意识动机。另一方面,行为主义来源于巴甫洛夫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产生行为的条件过程。行为主义成为了西方派心理学的基础,并被普遍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即认知——行为心理学和定量研究。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 “人类潜能运动”的广泛兴起,一个更为整体化的心理学流派出现了。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等人致力于发展出一种完全以人的问题为核心的心理学,比如自我实现、希望、爱、创造力、存在、成为、个性、以及“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势力”,这一流派对于人的经验的人性化特质提出了一个更好的理解。人本主义相信,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个体,都是*的存在,所以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也都应该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和对待每一个人。人本主义集中关注人的潜能,强调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是,人性本善,人的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是人偏离良好本性而导致的结果。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个体的需要和动力上,重视人的选择,治疗的中心是来访者看到自我成长和自我引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超越了心理学的医疗模式,以一种广阔的、非病态的眼光来看待人。治疗师不那么看重来访者生活中的病态方面,而是去关注那些健康的因素。这种态度使得心理治疗素有的某些污名得以去除,让正常的、健康的人们也愿意接受心理治疗,通过多种自我成长、疗愈的方法来探索他们的能力和潜能。
这种对人的“美好”、健康本性的认识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奠定了基础,那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前三次浪潮都主要关注个性外pre-personal(无意识、环境)以及个性本身的因素,而心理学的这“第四势力”却整合了人发展过程的整个范畴——从个性到“超越”个性的任何方面。虽然荣格和一些其他心理学家也探索了灵性和超个人的方面,西方心理学却习惯性地忽视人类心理中灵性的层面。超个人心理学不再否认人本性中“超验”的部分,而是通过认可、研究和理解心理中的灵性面,为心理治疗拓宽了视野。
在心理学的前几次“浪潮”中,有些议题是尚未得到处理的,比如神秘体验、濒死体验、通灵开启、启动昆达里尼(拙火)、灵魂附体、多重人格、特异功能、意识状态改变、催眠状态、深度冥想,等等。无法解释或理解的所有问题都被忽视了。更糟糕的是,这些西方心理学派倾向于将超个人体验病态化。比如,幻听(非正常地听到一些声音)通常被认为是病态地产生幻觉并被归类为精神分裂的症状之一,完全排除特异功能的可能性。缺乏了解导致无法区分精神问题和真正的超个人体验。
超个人心理学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角,让我们了解我们真正是谁,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不同层次的人的体验。“超个人”这个词的意思是,“超越个性”,或是“超越面具”,它指的是我们的存在中一个更深、更高、更广的层面,与整体更为合一。从超个人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所谓“个性”只是一个对更大的存在即“本性”、“本质的自我”、“更高的自我”的局限性(而且常常是歪曲的)表达,这个“本性”也是我们最根本的源头,我们无时不在的无限资源,我们最终的目的地。个性被视为我们“人格化”的面向,通过身体、情绪体和心智发生作用。它包括我们的记忆和经验,感受和信念模式,我们的角色、习性、行为模式、特性、技能……人被视为一个多面向的存在,其中不同层面的意识和体验相互渗透,有意识的自我只是这些诸多面向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真正”是谁?我们多面向的自我中,哪一个部分是最“真”的?最根本的?我们在社会中、在家庭里、在关系里戴上面具,并且我们还会对自己都戴上面具,这些面具只会让我们和真正的本性分离。我们让自己活得很狭隘,把自己装进错误的认同里,而其实正是这些认同导致了我们的无力感、痛苦和无知。和本性联结对于解决问题最有价值。事实上,这也是得到真正的疗愈和成长的*方法。因此,超个人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关注的焦点是找回本性和灵性潜能。
因此,用图表来表示(请见文字后的图表),我们可以说现代心理学的前三次浪潮关注的是人的个性,并寻求解除人的痛苦的方法。精神分析探索的是内在的潜意识动机,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外在的刺激物,人本主义又把关注的焦点拉回来,集中在人的成长过程本身,探索人如何向自己的情绪敞开,平衡心智、身体和情绪,达到和谐的状态。但这些都在完全停留在“个性”的层面。在第四次浪潮中,我们终于发现可以通过去除对个性的认同,带着爱接受个性的存在,同时又超越它的限制,我们可以得到彻底的改变并为自己赋予力量。情绪是能量,思想和信念是能量,身体只是一个载体,它让我们体验生命,让我们作为人进行各种行动。它也可以对那个更深的存在做出回应,是这个更深的存在保持了肉身的生命力和健康。“我们真实的身份”就是那个纯净意识的存在,是光和爱,是做出选择和完全引导我们生命体验的部分(是的,是那个纯净的意识在选择和引导,而非我们),却又不认同于体验本身的部分。痛苦是那个内在联结断掉的结果,而疗愈则可以通过重建这个联结实现。
通过研究,超个人心理学发现大脑并不是意识产生的源头。大脑只是意识和身体之间的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界面。大脑是信息的接收器,信息在这里被翻译成为电信号,这电信号就按照我们的“意识”的指示让身体运作。显然,这个“意识”要比我们的头脑意识——也就是我们在正常的清醒状态下的意识,要宽广很多。它包括超越我们头脑意识、超越个性的不同存在层面。有人提议应该把这种意识称为“超意识”,因为它明显应该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无意识”或“潜意识”区分开来。
长久以来,现代科学深陷于一种机械化地看待生命的困境里,而超个人范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为脱离这个困境建立了扎实的基础。超个人范式打开了多维科学的大门,终于认识到生命其实是不同层面的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层面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线性的和非线性的、而且它们都存在于、同时又超越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感知。超个人视角也进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它不是宗教或哲学,不单单是一个信念。它是科学,在很多学术领域都获得了被认可的地位。
现在,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超个人心理学不仅仅代表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它提供的是一个大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我们可以有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是谁、我们去向何处,同时使用各种咨询方法和工具。但是,具体应该怎样理解本性,又该怎样以这个概念为基础进行咨询工作?我们怎样进入到那个可以体验到自己所有内在资源的内在空间,而不是停留在自身痛苦的无力感中?怎样进入内在力量的空间?怎样引导他人进入这个内在空间?……在本性治疗中可以为以上问题找到答案,本性治疗里有完全契合超个人视角的具体咨询工具。


六、本性治疗和四次心理学浪潮简要回顾

本性治疗基于对“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去将何处”这几个问题的清晰理解,运用四大治疗方法的基本元素,结合超个人心理学的具体工具,为来访者赋予力量。
*次浪潮:精神分析

目的:通过对潜意识过程和动机的深入理解改变问题行为

治疗特点:谈话治疗;探索过去经验;回溯被压抑的创伤的潜意识记忆;探索梦。

第二次浪潮:认知——行为主义

目的:通过认知重建和暴露(对压力的体验)来发展出新的、更恰当的反应,已达到改变的目的。

治疗特点:识别认知偏见;重建信念模式;探索新态度,新选择(包括放松,减压,控制情绪,控制思维)。

第三次浪潮:人本主义心理学

目的:以人为中心。乐观,非阐释性,支持性的方法。通过重获自我价值导致改变。为来访者赋力。

治疗特点:在当下探索感受、思想、动机和选择。无条件接纳。寻找内在资源。重设视角。

第四次浪潮:超个人心理学

目的:通过重新找到本性自我实现改变。明确身份和更高的目的,在本性中锚定。

治疗特点: 在当下进入内在空间;和内在资源性的自我(内在父母)认同;去除对内在受伤的空间(内在小孩)的认同;向身体的感受敞开;转化情绪能量;重塑视角;识别新的选择;明确意图;爱是疗愈过程中的主要力量;系统的合一性、整合性。

七、盖伊·亨德瑞克

本性治疗是一套综合的咨询方法,它以超个人视角为出发点,同时以身体为中心,并关注问题解决之道。它将咨询的焦点集中于内在工作,而不是仅仅运用谈话的形式。除了倾听、表达共情和给予支持以外,咨询师还给来访者提供必要的指引,帮助来访者识别和进入到自己不同的内在空间,并学习如何对不同的内在空间进行工作,学习如何重新获得全部的力量。咨询师要教授一些技巧,而非聚焦于解决具体问题。在咨询的全过程中,咨询师要确保如下七个重要的方面都得到体验和整合:

1
– 承担责任:回到自我
2
– 锚定:识别内在空间
3
– 回到当下:此时此地
4
– 放大:对体验到的一切保持敞开
5
– 转化:有意识地实现治疗
6
– 去除认同:我选择成为谁?
7
– 整合改变:澄清意愿并制定实操步骤

1
– 承担责任:回到自我

咨询师必须从一开始就清楚说明,并且在任何必要的时候予以重复,即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境况,那都是我们以某种方式吸引来的;无论我们体验到什么样的感受或内在状态,也都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从来就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的受害者,并且,如果我们想要为遇到的挑战或困难找到解决之道,那么,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足够的力量做到。

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来访者对自己治疗的成功与否负有责任。咨询师可以指出要点所在,并教授一些技巧,但只有来访者可以决定是否进入到内在并进行内在工作。第二,咨询过程的焦点是来访者(而不是其他任何人),主要聚焦于来访者的内在体验,而不是他的外在现实。咨询过程集中探索来访者是如何创造了那些他并不想要的经验,以及他如何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现实。

“负责任”原则为来访者赋予了全部的力量。这个原则也是疗愈过程其它阶段成功的先决条件。

2
– 锚定:识别内在空间

为了让任何来访者都能够理解,使事情简单明了,而不需要进一步解释,本性治疗师集中关注两个内在空间:受伤的内在空间(包含我们所有的感受、限制性的信念模式、就像我们内在小孩一样的未处理的伤痛),以及资源性的内在空间(具备一切所需的资源,可以疗愈一切的内在部分,也被称为内在父母)。本性治疗师首先要做的几件事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识别这两个内在空间,确保他能够进入到这两个内在空间并把它们区别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来访者是多么地倾向于将自己认同为他受伤的内在小孩。我们需要探索的内在工作就要求我们不断地锚定在内在父母的状态中。因为从内在父母的视角出发,我们才能全然地接纳并转化受伤的内在空间。

3
– 回到当下:此时此地

问题并非“在那里,在外面”,问题都“在这里,在身体里”。向外找寻时我们是无力的,回到当下我们才能达成所有我们想要的目标。回到当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却是最有效的。事实上,它是最根本的治疗工具,只用简单地引导说,“就是此时此刻,在这里,你的身体体验到什么?”(虽然也能用其它的引导语,但是目标要相同)。

停止思考,开始感受是重建内在和谐的*步。只要我们不和问题“在一起”,不和伴随问题而产生的感受“在一起”,问题就会持续存在。一旦我们和伴随问题而产生的身体感受“在一起”,而不是去思考感受,或是试图理解感受,或逃避感受,问题就有了自己转化的空间。内在小孩终于找到来自内在父母的关注,这正是它苦苦等待追寻的。其实我们通常都找错了地方——总是试图在外在世界寻找那种爱和安全感。

关注呼吸总是可以帮助我们回到身体,回到当下——有意识的、深沉而缓慢的呼吸。但是呼吸之后,目的是要全然地对自己内在现实的不同感受敞开。关于如何教会来访者体验当下,并扎根于这个体验中,还有其它具体的指导。

感受还可以进一步被识别成为身体里的能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体验”到能量是不断变化的,可以被转化的。

“回到当下”原则还可以被运用于其它的信号,比如动作、姿势、态度或具体的口头信息。这些信号都可以被“感受到”,被放大,并被用作进入潜在(潜意识)情感内容的切入点。

4
– 放大:对体验到的一切保持敞开

放大是深化当下体验的工具。我们会引导来访者将感受放大,把呼吸带到感受里,或是做出更多已观察到的信号。放大的意义在于让来访者扎根于他当下的体验中,而不是让他沉溺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负面情绪中。放大是深化接纳的工具。通过对体验到的能量敞开,那个能量就能再次流动循环,重新流通起来。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当我们引导来访者放大感受时,他们通常会发现那个感受慢慢消失了。感受还会移动,变化,或是呈现出新的感受,更深的、潜在的信息。这个过程可以引入我们称之为“聆听内在小孩”的过程。需要被揭示的具体是什么?……如果需要的话,这可以是一个年龄回溯的切入点。

不能混淆放大感受和“释放”情绪能量。我们放大的是能量,而不是某一种情绪状态。我们保持对内在体验全然地敞开,我们完全不希望以任何方式发泄情绪。我们只是对能量敞开,把呼吸带到那里,拥抱它,与它对话并最终“转化”它。

5
–转化:有意识地实现治疗

转化情绪能量是疗愈的核心概念。锚定、回到当下和放大感受为这一内在转变做好了准备,之后会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在状态。

我们都有改变自身情绪体验性质的力量。那么改变如何实现呢?其实很简单,很自然。我们可以将情绪比作水(这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痛苦的情绪,也就是所谓的“负面”情绪,就像郁结在我们身体里的冰冻了的水。体验到它们时我们感到痛苦是因为它们的沉重,以及它们造成的阻碍和不平衡。我们需要做的是对这种沉重的能量进行加热,让它由沉重变得轻盈,由凝固变得流动,从而得以释放。结冰的水是振动频率*的水的形态,感觉重而密。负面的情绪也是低频的振动。我们以恐惧、愤怒、悲伤、压力等各种形式体验到它们,这些情绪令人不安、不舒服。与之相对,喜悦和爱的情绪是高频振动的,正如水蒸气是振动频率高的水的形态一样。高频振动的情绪会带来能量——快乐的,轻盈的,舒适的。负面情绪是需要被提升、被温暖的低频能量,需要被转化成为高频的能量。

怎样对情绪能量“加热”?热源在我们的心里。不是生理上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心脏,而是胸口处的能量中心, “心”的能量中心。恐惧是冰冷的。爱是温暖的力量,只要我们能敞开内心,就能利用这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用心的力量将情绪能量从低频振动转变为高频振动,那种沉重的能量随之就会被转化成为爱。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我们的意识需要从头脑中心变为心灵中心。头脑(通过消极的思维、评判、阻抗等)激起了各种情绪,而心(通过接纳)实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状态。心认可情绪能量本来的样子,对它敞开,不畏惧它,并愿意感受它。接纳会将情绪能量带到更高的振动频率。这需要有意识地转换内在空间,这也需要从关注外在境况转为回到内在现实:现在,我的身体到底感受到什么?我可以就这样跟它在一起,感受,呼吸并转化。

本性治疗为引导来访者做适当的内在工作提供了简单的工具,以便其转化情绪能量。

6
–去除认同:我选择成为谁?

受伤的内在空间其实也只是能量而已,并非真正的自我,它只是满载回忆和未处理的情绪能量的沉重行李。我们没有必要去思考它或理解它,只需要去认可:那是身体里的能量。当退回到“观察者”的位置时,我们就可以不再将自己认同为那个被观察的。内在父母接纳感受,接纳感受是从内在小孩转换到内在父母的*步。

转变和疗愈的最基本前提就在于进入“内在父母”并去除对“内在小孩”的认同。所有的负面模式都可以被识别为是属于受伤的内在小孩的。当扎根于内在父母中时,我们就会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事情,我们就会有力量和自信。心会再次打开,再次相信。来访者可以重新塑造他对外在世界的态度并做出新的选择。

7
–整合改变:澄清意愿并制定实操步骤

在成功完成以上的探索阶段后,来访者还需要将新的洞见和视角进行整合。他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他仍需要咨询师的引导和支持来明确现实的目标和生活的新选择。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吗?他能够变得更敢于信任、更自信吗?有什么需要改变的习惯吗?他现在可以完全认同于“内在父母”,他需不需要做出一些重大的决定来让“内在父母”的愿望与渴望在生活中实现呢?

以上七个原则阐述和理解起来都不困难,但是要完全地、有效地掌握它们仍需要练习和体验。培训中的小组练习,以及充分的督导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八、如何用“梦”来进行疗愈

梦通常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工作坊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让梦的记忆更加清晰,如何明确梦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意识到自我的内在资源,并能处理梦所指向的现实层面的问题。我们将带领大家系统的研习多种释梦的角度以及梦的治疗方法,包括如何处理情绪,锚定内在资源,解决个人在现实生活层面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例如关于“性”的梦,灵性的梦,转世的梦等。

梦传达给我们的最本质的信息是,我们的梦说的都是我们自己!虽然可能有些例外情况,但是作为一条原则,想要了解一个梦境,我们总是*去思考这个梦可能是个人内在世界的向外的投射。在梦境里面出现的各种人物,其实揭示的是我们自我的潜意识压抑的各种子人格。我们自己在梦中所作所为,以及其他人在我们梦中所作的事情,其实是我们内在空间正在上演的一出戏:“一部分的我想这样做或那样做,而另外一部分的我却有别的做法,等等”。结果呈现给我们的是自我内在各种角色之间的冲突。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将那些在潜意识中还不被自我觉察的人格面向加以整合,通过对梦中一些具有资源性的角色进行视角转换以及角色扮演,可以逐渐进入我们的内在空间,并且深深的连接到其中的资源与力量。

这个工作坊主要的目标是带给大家一些必要的工具以及引领来访者进入内在空间的技巧。通过探索个人的梦及生活事件来进行学习。梦的疗愈,对于任何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士来说,都是一项从业实践的基本功。同时,这个工作坊也欢迎非专业的人士参加,有助于深度的自我探索与觉察。整个工作坊,针对所有参与者的梦境及生活现实,每个部分都包括“理论研习”和“实际演练”两个环节。

九、关于梦的疗愈,我们将学习到:

1
、如何处理情绪
感觉和情绪是梦里面非常本质的一部分。在进行梦的疗愈的时候,知道如何引导并处理情绪是非常关键及重要的。我们将练习一些实用的方法,学会觉察身体的感觉,去真正的“感觉”,而不是“思考”,打开自己朝向情绪的能量,允许这股能量的存在,去除对于内心受伤害感觉的认同。

2
、如何处理我们的子人格
梦中各种人物角色通常都代表着做梦者自己人格的多个面向,这些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了解不被我们自己所意识到的子人格以及做梦者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孩子,亲密爱人,野兽或者天使,所有在我们梦中出现的角色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整合我们的各种子人格,是疗愈及转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梦的工作为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进行转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我们将会学习通过角色扮演与内在资源进行连结,找寻并认同内心深处有力量的部分。

3
、如何帮助来访者锚定内在资源

与来访者的内在资源进行连结,是所有治疗的目的所在。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我们将探讨一些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东西,包括去除受害者的身份认同,做出自己的选择,设定目标,明了自我的身份,确认内在空间的资源。我们帮助大家掌握一些快速有效的方式,更深层次锚定内在资源和力量。


米杉(Michel Claeys
比利时心理治疗师,情感教育专家。于2000年定居北京,在做咨询治疗师的同时为*提供讲座和培训。自2005年为北京高校年轻咨询师举办多次工作坊和督导活动。他有20余年的专业经验,基于涉猎广泛的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丰富多样的方法,发表了众多文章,出版发行了《引导放松练习》(法国Souffle dOr出版社)。他目前已在中法两国出版其关于情商教育、个人成长和心理咨询治疗方面的著作,汉语版为《应该补上的一课》(东方出版社,2006)、《由心咨询》(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新华书店及网上书店均有销售),并即将出版关于释梦“The Dream Call a guide to dream interpretation and dream therapy.


“这个时代关于疗愈的最重要真谛就是,要对你内在的真相敞开,然后问题就会消失。”

盖伊·亨德瑞克

本性治疗是一套综合的咨询方法,它以超个人视角为出发点,同时以身体为中心,并关注问题解决之道。它将咨询的焦点集中于内在工作,而不是仅仅运用谈话的形式。除了倾听、表达共情和给予支持以外,咨询师还给来访者提供必要的指引,帮助来访者识别和进入到自己不同的内在空间,并学习如何对不同的内在空间进行工作,学习如何重新获得全部的力量。咨询师要教授一些技巧,而非聚焦于解决具体问题。在咨询的全过程中,咨询师要确保如下七个重要的方面都得到体验和整合:

1
– 承担责任:回到自我
2
– 锚定:识别内在空间
3
– 回到当下:此时此地
4
– 放大:对体验到的一切保持敞开
5
– 转化:有意识地实现治疗
6
– 去除认同:我选择成为谁?
7
– 整合改变:澄清意愿并制定实操步骤

1
– 承担责任:回到自我

咨询师必须从一开始就清楚说明,并且在任何必要的时候予以重复,即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境况,那都是我们以某种方式吸引来的;无论我们体验到什么样的感受或内在状态,也都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从来就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的受害者,并且,如果我们想要为遇到的挑战或困难找到解决之道,那么,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足够的力量做到。

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来访者对自己治疗的成功与否负有责任。咨询师可以指出要点所在,并教授一些技巧,但只有来访者可以决定是否进入到内在并进行内在工作。第二,咨询过程的焦点是来访者(而不是其他任何人),主要聚焦于来访者的内在体验,而不是他的外在现实。咨询过程集中探索来访者是如何创造了那些他并不想要的经验,以及他如何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现实。

“负责任”原则为来访者赋予了全部的力量。这个原则也是疗愈过程其它阶段成功的先决条件。

2
– 锚定:识别内在空间

为了让任何来访者都能够理解,使事情简单明了,而不需要进一步解释,本性治疗师集中关注两个内在空间:受伤的内在空间(包含我们所有的感受、限制性的信念模式、就像我们内在小孩一样的未处理的伤痛),以及资源性的内在空间(具备一切所需的资源,可以疗愈一切的内在部分,也被称为内在父母)。本性治疗师首先要做的几件事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识别这两个内在空间,确保他能够进入到这两个内在空间并把它们区别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来访者是多么地倾向于将自己认同为他受伤的内在小孩。

十、本性治疗聚焦于为来访者赋力,引领其与本性、深层自我和内在资源的联结,而这总是会在当下无尽地存在着。本性治疗并非只是又一种咨询方法,这个补充性的方法对丰富多样的咨询工具持开放态度,将它们纳入一个一致调和的超个人视角。

在本性治疗中,我们关注于识别不同的内在空间:受伤的内在空间与资源性的内在空间。我们都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我们也都拥有一个内在父母——能够迎接内在小孩恐惧与负面思维模式的爱与接纳的空间。敞开面对并认同为这个内在父母,与个人的内在力量进行重新联结,对我是谁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是本性治疗的*个阶段。敞开面对并去除对内在小孩的认同是第二个阶段,这通过识别身体的感受而非思考或谈论感受来达到,即问题的处理更多在身而非头脑思维。当可以识别出身体的感受,能量就可以得到转化和释放。

培训将聚焦于本性治疗以下三个方面:

1 - 如何赋力于来访者 ?

任何疗愈过程的主要目标都是锚定资源空间,找到内在父母,有很多方式方法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温习此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识别受害者模式、做出选择、设定目标、认可感受、探讨身份、回到资源空间。我们将会讨论并练习一些非常有效的即时扎根锚定内心空间的工具。

2 - 如何对情绪进行工作 ?

敞开面对受伤的内心空间并转化情绪能量要求有具体的步骤:识别出问题在身体中的感受,把感受识别为能量,有意识地把能量带回到内在父母空间。我们将再次澄清这个过程,并对内在工作的具体工具进行实操。

3 - 如何对来访者的梦进行工作 ?

梦在疗愈过程中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会具体探索如何识别梦的讯息以及可能未识别的内在资源。对梦中资源性的视角进行角色扮演,为梦者提供富于力量的启示洞见。

  • 报名课程:
  • 性别:
  • 姓名:
  • 手机号码:
  • 其它说明: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